自建院以来,北京健嘉康复医院始终秉持“患者至上,服务至优,技术至精,学术为根”的十六字办院方针,以高屋建瓴的思想引领高质量发展,以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医者初心。近日,医院以“优质服务月”为抓手,在服务、技术、学术等领域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展现了新时代高品质康复医疗机构的担当与温暖。
“患者的平安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这一理念深深镌刻在北京健嘉人的行动中。我院神经康复一病区脑外伤后遗症的一名患者要转至天坛医院做手术。这名患者入院前有多次转院经历,每次转院都会有发热现象。本次院感办在获悉患者即将转院的消息时,立刻采取行动,对转运救护车的空气、物表、地面进行彻底的消毒。患者顺利转至天坛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后续对患者家属进行回访,家属表示患者本次没有出现发热现象,对我院的服务高度满意和由衷地感谢。这是对院感办“零感染、零风险”目标的再一次切实实践,是对“患者至上、服务至优”的再一次生动诠释。这是对院感办“零感染、零风险”的再一次切实实践,是对“患者至上、服务至优”的再一次生动诠释。
医疗技术是守护患者生命的“安全线”。优质服务月期间,北京健嘉康复医院在技术操作上再创突破。神经康复一病区团队成功完成首例PICC穿刺置管术及首例纤支镜操作。
PICC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对精准度要求极高的操作。术前,团队仔细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查阅大量过往病例资料,结合患者当前身体状况,反复研讨最佳穿刺路径。组织多学科会诊时,医生、护理专家等各抒己见,针对可能出现的血管痉挛、穿刺失败等问题,制定了详细周全的应急预案。术中,护士长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稳定的手法,在超声引导下,精准地将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上腔静脉。整个过程中,医护团队紧密配合,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成功完成置管,为长期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开辟了一条安全、便捷的输液通道,极大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降低了药物外渗等风险,为后续康复治疗所需的药物输注提供了有力保障 。
而首例纤支镜操作同样面临诸多挑战。术前,团队对患者的肺部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包括肺部影像学资料分析、呼吸功能检测等,确保对患者病情有充分了解。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制定出针对患者个体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措施,如应对术中出血、气道痉挛等突发状况。手术过程中,医生手持纤细的支气管镜,小心翼翼地经患者口腔或鼻腔插入气道,凭借精湛的内镜操作技巧和对气道解剖结构的熟悉,精准地观察气道内病变情况,并进行了肺泡灌洗,为明确患者肺部疾病病因,制定精准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了关键依据。
“哪怕一项技术我们操作了很多次,但每次我们都要当做第一次来认真对待,这是对患者生命的庄严承诺。”北京健嘉康复医院医疗副院长杨连忠表示,通过推行康复医学整体整合多学科联合诊疗,为患者定制“一患一策”精准康复诊疗方案,医院正以技术硬实力筑牢患者信任之基。
学术是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沃土”。医院医务处立足长远,系统性制定了2025年度培训计划,构建“理论+实操+考核”一体化培养模式。
2月12日,在医务处举办的“高压氧治疗新进展”学术培训会上,高压氧科李英隽主任通过理论讲解、技术研讨和案例分析,为全员培训高压氧治疗的作用功能、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助力我院青年医师成长。
优质服务永无止境,追求卓越永不停歇。北京健嘉康复医院践行初心,将“十六字方针”转化为一件件暖心实事、一项项技术操作、一场场学术深耕,这不仅是医疗服务的提质升级,更是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者对党和人民的深情答卷。
未来,医院持续将“十六字方针”融入血脉,以更高标准提升服务品质、以更大力度推动技术创新、以更实举措强化学术建设,奋力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工作时间:上午08:00 - 下午17:00
医院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康辛路6号院鼎业未来健康产业园3号楼
电子邮箱:bjjj@jianjiarehab.com
健嘉康复小程序
北京健嘉康复医院公众号
©2023 健嘉康复.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19036号